在我讀小學二年班的那一年, 學校舉辦夏天旅行, 目的地是位於元朗的南生圍。那次旅行, 為我帶來終生難忙的回憶, 雖然已經過了五十多年, 但每次到元朗, 腦海裡都會勾起那次的驚險情節。

我對那次旅行特別興奮, 因為是由我最尊敬、最喜愛的體育兼自然科老師帶領。當時我就讀的小學就只有這位老師循循善誘的教育同學, 懂得和同學溝通, 其餘的所謂老師就只會體罰, 甚至有虐待的傾向。

出發的那個早上, 我和一班為數約三十個的同學興高采烈的從荃灣乘旅遊巴士抵達元朗。那時的元朗, 除了元朗墟比較熱鬧外, 其餘的地方是魚塘和一望無際的遼闊田野, 可以說是一個平原,而散落其中是疏疏落落的村落。

旅遊巴士在元朗墟某個地方停泊下來後, 我們爭相下車, 然後列隊沿小徑步行穿過一個又一個的村莊和田野。不久, 來到一條並不寬闊的小河, 要從渡頭乘坐小艇過對岸的, 記憶中每位收費五仙。

對當時的我, 南生圍除了乘小艇渡河比較好玩外, 景色真的沒有什麼特別。或者, 當時的荃灣四處都是風景如畫的鄉村, 南生圍的景色也不外如是吧!

正當大家在南生圍的樹林間玩集體遊戲時, 很難相信, 出發時還陽光普照, 天色竟然突然間轉壞,風雲變色, 烏天黑地, 老師決定提早結束旅行離開。

當所有同學分批的乘小艇返回河的對岸集合後, 便開始步行返回元朗市區。

只步行了一會, 突然刮起大風來, 緊接著是傾盆大雨。大家齊齊的嘩了一聲,我和部分同學的本能反應是立即拚命向前跑, 希望盡快到達有避雨的地方。一切來得太突然,老師無法及時控制同學的秩序。

大部分同學就在這極度惡劣天氣下走散了!老師當時焦慮的心情簡直難以想像!

說到我,只獨自跑了一會,由頭到腳已經徹底的濕透。

前面的小徑兩旁都是田野, 根本沒有可以遮擋或避雨的地方, 不一會, 我全身已經濕透。

我走得快, 回頭已經看不到其他同學的蹤影,更感孤獨。

天氣轉得越來越壞, 暴風雨外,還開始雷電交加, 看著一條又一條的閃亮電光從天上劈下, 雖然落在不遠處的遼闊田野中, 但當連同如雷貫耳的雷聲, 感覺好像就在頭上發生的, 令人心寒。

突然間, 幾條圓形、彎彎曲曲的水柱出現眼前,在百多米外的魚塘上直捲到烏雲中,並不停的擺動!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水龍捲,往後在東坪洲也看過。

穿過不知多少個田野和魚塘,終於來到路旁的一間簡陋房子,門前伸出來的鐵皮遮篷剛好可以避雨,便在這裡等候老師和其他同學會合。

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同學和老師都陸續來到這裡集合。

老師點名之後,最後發現少了一位同學,是我最好的朋友 — 阿强!

唯有在屋子下繼續等,老師也嘗試四處尋找,但最終都沒有阿强的蹤影。

老師非常緊張,但都沒辦法。最後, 老師和同學帶著沉重的心情,繼續步行往元朗墟,乘旅遊巴士返回荃灣。

回到學校,老師打算到到阿强的家,告知他家人,所以問有誰知道如何去阿强居住的地方?

我和阿强是死黨,經常到他的家玩,對附近環境非常熟識,所以立即自告奮勇。

阿强住在古坑左邊梯田中的一間木建房子,方圓半公里内都沒有其他房子,如果靠地段,根本沒可能找到。

古坑即是現在的城門谷,以前是一個非常深的峽谷,兩邊坡地都是梯田,村落主要集中在峽谷兩邊的頂部,而農民的房子則散落在梯田中,峽谷最深處是一條彎彎曲曲、流水潺潺的小河。

七十年代興建石圍角村和象山邨時,幾乎將古坑填平,僅僅餘下一個微微凹陷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城門谷公園。

學校的位置大概在現在綠陽新邨平台噴水池的地方。從學校到阿强的家,要步行大約45分鐘。沿小路穿過三棟屋、石圍角、老圍村,步行30分鐘便到達古坑右邊的頂部,腳下是青蔥、田連阡陌的深谷。

接著沿梯田間的小路往下走到山谷的底部,跨過小河,沿河邊走一會,再往上走,便來到阿强的家。

匆匆的敲了幾下門,開門的竟然是阿强,當時真是驚喜交集,老師當然也放下心頭大石!

原來阿强在走往元朗墟時迷了路,最後冒著大雨來到一條馬路,四周無遮無擋,正在沿馬路瞎走時,有一輛電油車經過,好心的司機載他返回荃灣。

故事就這樣完滿結束! 我也第一次得到老師的讚賞, 內心的滿足至今仍然回味!


在2021年11月14日,我和 Kathy 往元朗南生圍、尖鼻咀和流浮山遊玩。

我們從荃灣地鐵站乘 68M 路線巴士到元朗市的形點站,這裡是元朗十八鄉的區域, 是最近南生圍的巴士站。

在形點站下了車,形點商場就在身旁,我們當然順道進内逛逛。

形點是一個巨型商場,裝潢時尚,名店林立,可以媲美香港任何一個高級商場,對我來說,很難相信這裡竟然是元朗。

在形點商場四處閒逛了約一小時,接著是往南生圍遊覽。

從元朗市區往南生圖,可以步行或乘綠色專線小巴前往。

形點離南生圍不遠,估計步行約15分鐘,我們當然選擇步行啦!

穿過商場和元朗站,跨過一條行人天橋,便來到元朗十八鄉.東頭村旁的朗日路。

我們在前面的路口轉右,沿元朗舊墟路走了一會,經過元朗十八鄉.山貝村的一間路邊餐廳 — 鳳苑,很有鄉村風味,便在這裡吃午餐。

元朗十八鄉山貝村 鳳苑餐廳

我們叫了一碟乾炒牛河、一碟菜心油菜,味道不錯。

吃完午餐,繼續沿元朗舊墟路向前走,在前面的路口轉右,經過山貝河專線小巴總站。如果從元朗市區乘小巴來,就在這裡下車。

從小巴總站對面的小路向前走一會,便來到山貝河的南生圍渡頭。

和幾十年前一樣,都是要乘小艇到對面的南生圍。發覺每次乘坐的價錢都比上一次漲價,今次是每位7元。

小艇約一分鐘便到達對岸的南生圍。

元朗市步行往南生圍渡頭

南生圍是被山貝河和錦田河所環繞的一大片平原, 面積十分遼闊, 約100公頃。

元朗南生圍地圖

下船後, 沿小路向前走一會, 路兩旁的蘆葦田野風景十分優美, 田中還有一些打卡擺設, 可以流連一會。

再向前走一會, 經過路旁的南生圍士多, 以柴火豆腐花馳名, 我們當然不會錯過。

豆腐花十分幼滑, 唯一不足是老闆預先將豆腐花盛在碗中, 因為放了一段時間, 豆腐花已經出水, 而且冷卻了, 味道只能用不錯來形容。

在南生圍士多前的路口轉左走幾十步, 便來到南生圍最著名的桉樹林蔭小徑。相信大部分旅客來南生圍, 就是為了一睹這優美景色。

元朗南生圍
元朗南生圍

這裡和前幾次來最大的分別, 除了風景外, 更多了穿梭林蔭小徑中的腳踏車, 不時從背後和前面擦身而過, 有些更是初學者, 左搖右擺, 不時失控。我們走起來有點戰戰兢兢, 不能盡情地放鬆欣賞四周風景。

穿過桉樹林蔭小徑, 來到一個很大、四周遍佈帳篷的草坪。與其說是草坪, 用營地來形容更為貼切吧! 我們這裡只逗留了一會, 便掉頭返回渡頭, 乘小艇離開南生圍, 返回對岸的十八鄉。

自從小學二年班第一次去南生圍後,之後都去過幾次,最後一次是和 Kathy 拍拖時去,都差不多40年了, 每次都是從元朗市區步行到山貝河渡頭,然後乘小艇到南生圍。

對我來說, 南生圍的名稱依舊一樣,但已經面目全非。以往寬闊的山貝河, 現在兩岸都是骯髒泥濘, 而且越來越窄, 幾乎可以跳到對岸。至於主角的桉樹林蔭小徑, 兩旁水波粼粼的池塘已不復見。而原本茁壯、筆直整齊的桉樹, 現在有些東歪西倒,有幾棵更横倒地上,感覺雜亂無章,破壞美感。

我想,南生圍不久極有可能發展成為好像天水圍的新市鎮。到時, 南生圍又會成為另一個新市鎮的名稱, 田野給高樓大廈所取代, 而桉樹……. 會否規劃地保留在公園內或街道兩旁呢?

遊覽完南生圍, 下一個目的地是流浮山最東面的尖鼻咀,那裡有一個名為「唐夏寮」的展望台,從地理位置來看,是眺望後海灣和深圳的好地方。

尖鼻咀地方雖然偏遠,不過,
元朗市區有綠色專線小巴35號前往,交通尚算方便。

35號專線小巴會途經流浮山的。如果往流浮山,也可以乘搭這路線的小巴。詳細時間表及路線請參考以下的網頁。

https://www.16seats.net/chi/gmb/gn_35…

循原路步行返回元朗站前的馬路, 轉右走一會便來到泰豐街的小巴總站。

元朗南生圍渡頭步行往元朗市

和車長確定了是往尖鼻咀,便登上了小巴。

等了約5分鐘便開車了。

小巴行駛了約15分鐘,在流浮山短暫停靠了一會,再循東北方向行駛約20分鐘便抵達尖鼻咀終點站。

元朗市綠色專線小巴35號路線圖

雖然是終點站,但這裡離尖鼻咀還有一小段距離的。

下了車,沿馬路繼續向前走5分鐘便抵達尖鼻咀。

尖鼻咀,原稱龜山,山不高, 只高海拔71米, 是新界西北的一個地方, 因山形似龜, 故得此名。而因窄長的山腳伸延人海中, 有如尖長的象鼻吸水, 所以後來的人稱之為尖鼻咀。

尖鼻咀地圖

尖鼻咀海邊一帶的地方稱為尖鼻咀后海灣觀察點,這裡可以欣賞後海灣優美景色,對岸的深圳蛇口市也清晰可見。

尖鼻咀后海灣觀察點

尖鼻咀后海灣觀察點對面是「唐夏寮」展望台的登山口。登山口處有一 個講解唐夏寮歷史的巨型介紹牌, 加深旅客對這裡的認識。

至於唐夏寮的歷史, 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 因這裡兩岸盛產甘蔗, 帶動了頻繁的經商活動, 而龜山這裡因此搭建了寮屋, 為鄉民及行商者提供了休憩的地方。因外國人統稱中國人為唐人, 所以把龜山上的寮屋稱之為「唐夏寮」。

沿約250級的石階一直向上走, 約十分鐘便抵達龜山的山頂。昔日山上的寮屋已不在, 元朗區議會於2003年在山頂上建了一個名為「唐夏寮」的涼亭, 讓旅客懷念這一段歷史。

尖鼻咀 唐夏寮展望台

滿以為山頂這裡地勢高,景色肯定比下面的海邊壯麗得多,但原來四周給密密麻麻的樹木所圍繞,完全看不到風景的, 有點可惜。

遊覽完尖鼻咀,接著是往流浮山看日落,然後吃海鮮晚餐。

掉頭沿馬路返回35號專線小巴尖鼻咀終點站。

等了約十分鐘,一輛小巴駛來。

登上了小巴。發覺這輛小巴竟然繼續向前駛往尖鼻咀后海灣觀察點,然後才掉頭駛往流浮山。

因為剛才我們乘搭來的小巴沒有駛進尖鼻咀, 所以覺得有點奇怪,便問問車長。

車長告訴我們,因為車上有乘客去尖鼻咀后海灣觀察點,都是為了方便他們。

原來是這位車長好人,不用乘客多走一段路。讚啦!

小巴行駛了15分鐘,於下午5:10便來到流浮山。

綠色專線小巴35號尖鼻咀往流浮山路線圖

下了車, 這時離太陽下山還有約半小時,便在流浮山街市內四處閒逛。

街市內主要都是海鮮餐廳和售賣海味的店舖, 也是流浮山的特色。

慢慢的走, 穿過街市,便來到海邊。不知什麼時候, 海邊搭建了一個平台。這裡除了可以眺望後海灣對岸的深圳外, 更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

流浮山日落景色

我和 Kathy 來過流浮山很多次了,可以說看著它的改變。

而我,小時候已經常常來流浮山這裡釣魚,當時的地點很隱蔽, 要從警署旁穿過樹林走到山坡下的石灘。每逢潮漲之時,那一帶會湧來很多立魚,鰻魚也釣過幾條。最好笑是第一次釣到鰻魚,還以為是水蛇,嚇得飛起。

站在海邊向東眺望, 我熟悉的警署仍然佇立在不遠的山坡上。可能是填海造地的關係, 看來現在已經可以從這裡沿海邊步行到警署下的石灘, 再不用從山上穿過樹林到達那裡。

在海邊平台欣賞風景和四處拍照。不久,太陽開始西下,把天邊和大海染成一片橙黃,景色十分優美。

流浮山日落景色

我們每次來流浮山,總會在這裡吃海鮮,今次也不例外。

在海邊欣賞完日落後,便在流浮山的一間酒樓吃海鮮晚餐,有炒聖子、蒸鮑魚、上湯龍蝦、蒸螃蟹和炒時菜。

所有海鮮都十分滋味,非常滿意。

吃完晚餐,接著乘巴士到元朗站。下了車,看見時間尚早,便再往形點商場逛逛。

形點商場的裝飾在晚間煥然一新,戶外的燈飾非常漂亮,輝煌奪目,值得一遊。

在商場流連了約一小時,便乘港鐵屯馬線返回荃灣。

就這樣結束了今天元朗南生圍、流浮山的愉快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