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12月15日,我和 Kathy 去了大嶼山遠足,我們的計劃是走畢整條東澳古道,即是從東涌走到大澳。東澳古道,也稱東大古道,是以前居民來往東涌和大澳的山路。

很久很久以前,東涌和大澳之間本來是沒有路的,只是居民重覆的往來,便成了一條山路。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東澳古道遠足路線的 KML 檔案下載鏈結:

http://BackpackerWebs.com/download/tung-o-ancient-trail.kml

大嶼山.東澳古道路線地圖

東澳古道蜿蜒於大嶼山東北面沿海地方,全長約14公里,步道彎彎曲曲,上上落落多個山坳; 穿越東涌濕地、䃟頭村、沙螺灣村、深石村、深屈村等古舊村落;經東涌灣、鱟殼灣、沙螺灣、䃟石灣、深屈灣等海灣。沿途更可欣賞昂平纜車、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景色優美。

我們從荃灣乘港鐵到荔景站,再轉乘東涌線便抵達東涌,也是今天的遠足起點。

步出東涌車站,約早上11:00, 便決定往東薈城吃一個輕食才開始行程。

東薈城的餐廳並不集中,東一間,西一間,搵食比較麻煩和費時。花了一些時間,最後在地下的味千拉麵吃了兩個早餐。餐廳環境很好, 食物味道不錯, 十分滿意。

吃完早餐,可以開始今天的大嶼山行程。

東澳古道的入口在逸東邨旁,我們可以順道先往東涌小炮臺、唐代灰窰遺址、東涌舊碼頭 和 馬灣涌漁村遊覽,然後才開始東澳古道的遠足行程。

大嶼山.東涌遊覽地圖

離開東薈城,沿達東路走到尾, 轉右沿順東路走一會, 左邊樹林間有一條小路和一條通往山坡上的樓梯。

兩條路都可以往東涌小炮臺和唐代灰窰遺址的。我們當然選擇看來比較好走的林蔭小路。

穿過林蔭小路, 來到東涌道北。

接著轉右往上走。

走了一會, 右邊有一條從山坡上通往下來的樓梯。如果剛才選擇樓梯走, 便是在這裡下山, 肯定辛苦很多!

再往前走一會便來到唐代灰窰遺址。

唐代灰窰遺址原本位於赤鱲角虎地灣岸邊,於1960年代被發現。因發展新機場的關係,於1991年遷移到東涌這裡。

唐代灰窰遺址旁的斜坡下有一個曲尺形的護牆遺址, 那裡便是東涌小炮台。

東涌小炮台建於清朝 嘉慶22年 (1817年),古稱石獅腳炮台,

為了與位於東涌下嶺皮的「東涌炮台」區分, 所以被名為「東涌小炮台」。在古時, 東涌小炮台和東涌炮台互相照應, 負起扼守通往廣州必經的大嶼海峽的重責。

東涌小炮台牆身以花崗岩砌成,原本有兩座砲台、7間兵房及1間火藥庫。

東涌小炮台的建築本為完整, 因其後有僧人將炮台岩石用來修復崩塌的馬灣涌橋, 所以只剩下現時看到的曲尺形護牆遺址。

遊覽完東涌小炮台, 沿東涌道北一直往下走一會, 便來到東涌馬灣涌漁村。

我們首先往東涌馬灣涌碼頭 (即是東涌舊碼頭)遊覽。昔日大嶼山巴士的「東涌」總站就在這裡,當東涌發展新市鎮後,已經停用。

東涌馬灣涌碼頭 (東涌舊碼頭)

東涌馬灣涌碼頭這裡可眺望東涌灣、昂坪 360纜車、赤鱲角上的機場島轉向站及彌勒山上的彌勒山轉向站, 景色十分優美。

東涌馬灣涌碼頭還有一個特色, 就是地上繪畫了很多魚類, 緬懷漁村昔日豐富的魚獲。

遊覽完東涌馬灣涌碼頭, 接著進入馬灣涌漁村參觀。

東涌.馬灣涌漁村

馬灣涌漁村早於公元 618年的隋朝已經開始有人聚居,至今已經有逾千年歷史。昔日這裡盛產稻米、蒜蔥、花蟹及多種魚類, 曾經是香港一個繁盛的漁村。

隨著時代的變更,捕魚業式微,漁村已不復當年繁華,但至今依然保留了舊時的面貌和寧静。步行其中, 可欣賞村民居住棚屋, 漁船和 傳統漁村風貌。

村內部份房子現在開闢為中西式餐廳, 吸引遊客前來遊覽及用餐。

穿過馬灣涌漁村, 便來到逸東邨。

沿逸東邨旁的小路一直走, 穿過叢林, 走過逸東邨, 便來到東澳古道的其中一個入口。

我們會從這裡展開今天的遠足行程, 沿東澳古道一直走到大嶼山西面的大澳漁村。

Okay! 開始今日的東澳古道行程啦!

沿東澳古道走, 當拐過東涌遊樂場 及東涌戶外康樂營, 便來到橫躺東涌河兩岸的東涌侯王橋。

東涌河源自鳳凰山和大東山,由東西兩大支流交滙後,在東涌戶外康樂營附近流入東涌灣。東涌河扶養超過20種香港原生淡水魚, 及多種具保育價值的物種, 是極具生態價值的河流。

跨過東涌河後, 接著是穿梭於東涌濕地中的一段 東澳古道。

如果乘坐昂坪 360, 當纜車駛進東涌灣上空, 接近北大嶼郊野公園時, 就會看到這一大片大自然生態濕地。

沿東澳古道一直走, 當走過牛凹村後, 接著是一段林蔭道路, 十分好走。

經過一個名叫雪心亭的涼亭, 如果遇上壞天氣, 可以提供一個暫時躲避的地方。

繼續向前走, 昂坪 360 就在頭上, 十分得意。

很快便來到䃟頭村, 是東澳古道中其中一個比較大的古舊村落。䃟頭村曾經是一個熱鬧的鄉村, 居住了幾百個村民, 以耕種水稻、蔥和大蒜為生, 隨着農業式微,很多村民離開,村內人數變得愈來愈少。

大嶼山.東澳古道路線地圖 䃟頭村

䃟頭村中有一間合益士多, 售賣汽水、魚蛋、燒賣、三文治、多士和雪糕等等的小食。

東澳古道沿途有幾間士多。不過, 根據當地的鄉民所說, 這些士多大部份時間都沒有開門營業的。所以, 不可以依賴這些士多作為遠足的補充站。

穿過䃟頭村, 隔鄰是較寮村, 是東澳古道中一個很細小的村落, 部份房屋已經荒廢。

繼續沿東澳古道向前走。

走了一會, 港珠澳大橋和香港國際機場就在樹林間閃出。

從這裡開始, 沿途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港珠澳大橋和和香港國際機場, 目不暇給, 是東澳古道風景一大特色。

從東澳古道逸東邨起點計, 走了一小時二十分, 來到鱟殼灣的一個休憩站, 走了約三份之一的路程了。

大嶼山.東澳古道 鱟殼灣休憩站
大嶼山.東澳古道路線地圖 鱟殼灣休憩站

這裡是整條東澳古道最大和最有規模的中途休憩站, 是眺望香港國際機場最理想的地方, 連停機坪上停放的飛機也清晰可見。

在鱟殼灣休憩站稍作休息, 繼續行程。前面仍然是鋪設得很好的林蔭道路, 走起來十分舒暢。

經過兩條溪流, 可能現在是冬天, 已經乾涸了。

拐過鱟殼灣後, 便進入了沙螺灣村。

大嶼山.東澳古道路線地圖 沙螺灣村

這裡以往有幾間士多, 主要是售賣糖水、汽水和小食給遠足旅客。

可能是旅客太多的關係, 影響了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到處都張了什麼「保衛家鄉, 沙螺灣不歡迎旅客!」的紅色巨型告示。既然 不歡迎旅客, 設在村內那幾間士多自然要關門大吉!

我們原本打算在這裡吃一點東西,補充體力,當然失望啦!

既然不歡迎旅客, 我們就匆匆穿過沙螺灣村, 繼續沿東澳古道向前走。

穿過一段林蔭道路, 來到䃟石灣, 也進入了深石村。

大嶼山.東澳古道路線地圖 深石村

很順利走了東澳古道約一半的路程了!

深石村其實包括深屈及䃟石灣的村落,「深」是指深屈,「石」是指䃟石灣。約200年前, 一批客家人及潮州人遷移到深石村定居, 漸漸形成村落。

深石村村民以往靠耕種、飼養禽畜為生, 所種瓜菜及禽畜分銷到大澳及港九各地, 最繁榮時曾經聚居了數百村民。隨著農業及禽畜業式微,加上地處偏僻、交通不便, 現時只留下數十個年長村民居住。

深石村內有一個歷史建築物, 就是「三山國王廟」。

香港共有七個「三山國王廟」, 其中一個就是位於深石村這裡。三山國王為潮州人及客家人的精神信仰,隨著移民向外擴展,成為粵東、香港、東南亞及台灣民間信仰之一。

再走一會, 經過溪澗上的一條木橋 — 天德聖橋。這小橋建於於1999年, 是昔日村民往來溪澗兩岸的要道。

當建造了新的石橋後, 天德聖橋就完成它的歷史任務, 漸漸棄用, 現在只留下殘破的歷史遺跡。

當走過一所公廁後, 接著是一段又長又斜的道路, 一直通往深石村的山坳頂上, 是真真正正的「長命斜」。

好不容易來到山坳的最高點, 這裡有一座建於1971年的深石亭,正好為旅客提供一個休息的地方。

走完向上的「長命斜」, 接著是一段下山, 令到膝蓋酸痛的「長命斜」, 也進入了深屈村。

深石村其實包括深屈及䃟石灣的村落,「深」就是指深屈村。

走下「長命斜」後, 緊接又是上山的路, 令人有疲於奔命的感覺。

村莊散落道路兩旁, 而港珠澳大橋不時在右邊閃出, 為這段東澳古道增添一些色彩。

來到另一個山坳上, 再往下走便來到深屈村的深屈灣。

大嶼山.東澳古道 深屈灣
大嶼山.東澳古道路線地圖 深屈灣

深屈灣風景優美, 海灣旁有幾間士多, 售賣汽水、糖水、餐蛋麵和蠔仔餅。

發覺這裡的士多都有營業, 真是喜出望外。

我們在設在海邊、環境優美的好景茶座吃了兩碗番薯糖水, 味道很好! 也補充了一些體力。

吃完糖水, 休息一會, 繼續行程。

離開士多,走數十步, 來到昂深石澗下游的深屈河。河水很清澈, 有很多魚在水中悠然自得。

跨過深屈河上的橋樑, 便離開深石村。

迎面是一個分叉路口。

沿馬路繼續向前走可抵達昂坪和石壁水塘。

我們是往大澳, 在這裡轉右,循樹林間的東澳古道走。

接著是一段林蔭蔽天的平緩道路, 然後是上上落落, 好像波浪型的山路, 十分吃力。

拐了幾個山坳後, 叢林間開始不時閃出港珠澳大橋和遠處的香港國際機場, 風景非常優美, 不禁常常駐足欣賞和拍照。

一直向前走, 港珠澳大橋總是給一些叢林和樹木所遮擋, 一時露出右邊的橋樑, 一時露出左邊的橋樑, 未能一窺全豹, 令人氣憤!

從深屈灣沿東澳古道走了45分鐘後, 用混凝土鋪設的道路就到此為止, 開始走凹凸不平的山路了。

沿山路拐了幾個彎。突然間, 右邊豁然開朗, 整段港珠澳大橋由東面的香港國際機場至西面的東人工島, 毫無遮擋的在眼前展露出來, 景色十分壯麗, 是整條東澳古道風景最漂亮的一段。

大嶼山.東澳古道 港珠澳大橋
大嶼山.東澳古道路線地圖 港珠澳大橋

欣賞完風景, 已經是下午4:50, 離太陽下山只有大約45分鐘, 要加快腳步了。

沿崖邊的山路走了一會, 終於看到海灣另一邊的大澳, 目的地在望了!

不過, 離這裡還頗遠呢!

沿東澳古道一直朝著大澳的方向走。

不久, 太陽開始西下, 天邊露出一片彩霞, 景色很美。

一直向前走, 天色漸漸昏暗, 不斷催促我們要加快腳步了!

經過一個眺望港珠澳大橋的展望台,景色當然遠遠不及剛才那個位置啦!

不過,如果想欣賞港珠澳大橋, 又不想走整條東澳古道那麼辛苦, 可以考慮從大澳走來這裡, 然後循原路捷返。

向前又拐了幾個彎, 經過一個石灘, 同樣可以眺望港珠澳大橋。

繼續往前走, 當走下一段斜坡, 大澳漁村就在紅樹林後面的不遠處, 前面的一段街道已經是新基街, 而這裡也是東澳古道的終點。

終於在天黑前來到大澳, 完成整條東澳古道遠足行程!

大嶼山.東澳古道路線地圖 東涌至大澳

我們計劃從大澳乘巴士返回東涌市區。大澳巴士總站離這裡不太遠, 估計步行約半小時。

大澳地圖

來到大澳, 我們也不急於離開, 於是放慢腳步, 沿新基街繼續向前走, 經過大澳楊侯古廟, 便進入了大澳漁村。

大澳東面的漁村沒有旅客, 很寧靜。來了大澳很多次, 主要都是往大澳街市和沿石仔埗街走到西面一帶的地方, 但從來沒有來這裡。

想不到因為走東澳古道, 給我們發現新基街的寧靜大澳漁村, 雖然同樣是水上棚屋, 但感覺比大澳街市一帶的來得自然, 更有傳統風貌。

沿棚屋中的步道走一會, 便來到俗稱「紅橋」的新基大橋。

新基大橋是連接大澳吉慶街及新基街的一條橫渡橋, 由當地居民自資興建, , 於1979年6月正式啟用, 至今已有43年的歷史。

當跨過新基大橋, 來到大澳吉慶街時, 夜幕漸漸拉下, 街道變得昏暗。想不到,晚間的大澳別有一番風味呢!

沿大澳吉慶街走了一會, 穿過我們熟悉的大澳街市, 跨過著名的大澳街市街橫水橋, 再走一會便來到大澳巴士總站。

在巴士站等了大約20分鐘, 很順利搭乘往東涌市區的11號巴士。

我們在港鐵東涌站下了車, 往東薈城 (citygate) 商場四處閒逛了一會, 然後在 7樓食代館 (Food Opera)吃晚餐。

吃完晚飯, 乘港鐵東涌線離開, 就這樣結束了今天的大嶼山東澳古道遠足行程啦!